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的路径探析

.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7-12-04   动态浏览次数:819

    摘要: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包括管理理念、管理队伍和管理手段等三个方面,针对目前高校后勤管理的管理体制、人员专业化及组织文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的策略,以期对当前高校后勤管理的进一步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614(2011)11006103

    当前,我国正在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进入了规模与质量同步提高的关键时期,高校的后勤管理作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要顺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走向普及化的过程中,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学生数量与后勤服务质量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所以高校后勤管理的现代化程度如何,对于后大众化时期乃至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的内涵

    从高等教育学的视角来看,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的概念应属于大学管理现代化的范畴,所以要厘清其内涵,首先要从什么是大学管理现代化人手,才能结合高校后勤管理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对其内涵予以阐释。

    现代化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发展过程[1]36,是一种受价值观念指导的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使社会诸方面由传统到现代、由落后向文明不断推进的长时期、多阶段、全方位的变革过程和发展趋势[1]40。而大学管理现代化则是指大学管理者科学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方法、技术和手段,主动适应社会各方面的需要,有效组合、协调和利用大学中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要素,以不断提高大学教育质量和效益的过程[1]66-67。由此可见,作为大学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后勤管理,其管理现代化的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层面:一是管理理念的现代化,即通过学习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并结合各自高校后勤管理的特点,内化为科学而富有高校鲜明个性的管理理念继而运用到各个高校后勤管理的实践中去;二是管理队伍的现代化,即针对后勤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各类专业,有计划地引进和招聘专业人员,逐步实现后勤管理队伍的专门化、专业化和现代化;三是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即把现代信息技术等科技手段融入到日常的后勤管理中去,实现高校后勤的信息化、科学化管理。

    二、当前制约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进程的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步伐也不断加快,许多高校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对后勤管理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从目前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的进程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利的影响因素,阻碍着整个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制改革:去行政化不够彻底

    从高校后勤管理的发展历程来看,目前,多数高校的后勤管理机构已基本形成了“小机关、大实体”的运行模式,同时多数高校按照“校企分开、管办分离”的指导思想统筹着后勤管理的改革进程,并取得了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的阶段性成果。但由于我国大学管理体制的行政化、官僚化倾向较为突出,高校的管理也基本套用了党政机关的管理模式[2],长期以来,高校浓厚的行政色彩一直未能完全退去,在此影响下,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改革的进程矛盾重重。

    首先,后勤实体的身份较为尴尬,许多高校的后勤实体在剥离高校后并未取得合法、合理且得到社会认可的身份,而是扮演着高校后勤管理机构的“私生子”,仅仅在校内承接相关业务,既没有实现社会化改革,更没有面向市场参与竞争,即便是取得合法身份后,实体公司往往由于在校内的市场份额较大,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也不高,对后勤管理现代化自然也就漠不关心。其次,剥离后的后勤实体缺乏经营自主权,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后勤实体中的主要管理者往往来自高校的行政机关并保留相应的职级,其内部成员也往往与高校中的管理人员或教师有着一定的“血缘关系”,而且部分实体中的主要出资方仍为高校,所以后勤实体虽然已具备了公司的独立法人身份,其经营管理权仍受到来自高校的多方面行政权力的制约,因此,其管理现代化进程必然受阻。此外,许多高校在后勤社会化、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由于受到行政因素的影响,并未真正实现完全的社会化、市场化运作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凸显出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行政色彩浓重的弊病。

    2.队伍建设:专业化程度不高

    在后勤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中,管理队伍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整个管理水平和后勤服务功能的发挥[3],对整个后勤管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就目前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包括实体公司)的构成情况来看,其队伍的专职化已基本实现,但距离专业化队伍的建设目标仍有一定距离。专业化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4]。但对于高校的后勤管理人员来说,入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后勤管理也不是一个专门职业,取得相应的专业地位也就无从谈起。同时人员构成较为复杂,不少高校的后勤管理人员要么来自校机关各部门,要么是为了解决职级问题而调任的干部,还有些则是引进人才的亲属或是即将退休的干部职工,绝对数量与相对数量看似能满足后勤管理、服务的需求,但若对后勤管理岗位职责及实体公司的经营范围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后勤管理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较为突出。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改革的趋向日益明显,将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与高校后勤管理相结合已逐渐成为高校后勤管理方式改革的趋势,但一个问题是,无论是后勤管理部门的行政领导还是实体公司的负责人,几乎都没有现代企业的管理经验,即便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也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竞争,唯有在高校的庇护下才能得以生存。另一个问题是,承担后勤管理、服务工作的人员专业知识比较欠缺。目前,高校开展的各种继续教育主要是面向教学、科研及其他行政人员,鲜有针对后勤管理、服务人员而专门开设的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项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从事后勤工作的人员时常出现“想干千不了,想学学不到”的尴尬局面,既不利于培养后勤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也影响了他们进一步做好后勤工作的信心。此外,后勤管理现代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管理信息化,而后勤管理队伍中从事信息技术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使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缺乏人才支撑,制约了后勤管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3.组织文化:缺乏推动力

    一个职业群体在向发展目标迈进的同时,会形成群体成员所公认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即组织文化。对于后勤管理部f-1(包括后勤实体公司)而言,其人员构成、行政隶属关系等情况都较为复杂,不少从事后勤管理的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往往被动地执行上级的指示,工作缺乏主动性,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都略显不足,所以也难以在探索管理新方法、服务新理念中逐步形成具有后勤管理特色的组织文化。缺乏了组织文化的推动力,就很难让后勤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协同一致,围绕后勤管理现代化的目标开展各项工作。

    三、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的策略思考

    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的策略,应注重因地、因校、因时而异,同时必须遵循社会化改革的方向,坚持走“市场化”道路,以“开放式”的思维配置资源,不断向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1.全面推进后勤实体的社会化、市场化改革

    后勤实体的社会化、市场化是后勤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之一,而实现后勤实体的社会化、市场化首先要实现后勤实体的产权明晰。实现产权明晰必须要对后勤实体进行全面和科学的资产清算,查清高校投入到后勤服务中的资产数目及后勤服务实体的自有资产数目。这样更有利于高校管理好国有资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合同契约将资产处置权和受益权转让给后勤服务实体,以改变后勤因无资产处置权而陷入的被动和局限。有了资产使用权和处置权的后勤服务实体将更具独立性和主动性,其社会化程度和经营灵活性将进一步提高,也就能更好地进行资源配置。而高校则通过明确的合同经济关系收取资产使用费、固定资产折旧及上缴费用,不仅简化了国有资产管理,避免为后勤的亏损买单,还能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5]。在清算过程中,要注重不动产与可动产价值的分别核算。高校所占用的土地、房屋大多是国家无偿划拨和投资建设的,其账面价值远低于实际应有的价值。同时,由于事业单位的资产是不计折旧的,所以高校后勤部门所占用的资金账面原值不能真实地反映其实际价值,对此,应参照资产评估体系的有关方法,对后勤集团使用的固定资产及债权债务进行资产评估核算[6]。

    要实现后勤实体的社会化、市场化,必须要树立科学的现代化市场意识。如果说理顺产权关系为后勤社会化解开了束缚,而建立科学化的后勤管理制度和树立市场意识则是后勤服务实体能在营运中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7]。首先,要将后勤服务实体与高校行政系统剥离开来,使二者关系从行政命令关系转化为经济和法律关系。高校可以以其国有资产作为股份投资注入后勤服务实体而获得股东地位和监控权利,同时积极吸引社会力量来发展后勤服务;后勤服务实体由此享受独立法人的身份及派生出的经营自主权、管理权和收入支配权。其次,在后勤服务实体内部必须树立市场意识,建立面向市场、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组织和管理体制。具体来讲,科学和制度化的管理应当在领导、组织、部门职责和奖惩机制等方面有规范的制度和准则;而树立市场意识则要培养员工的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和服务意识。

    2.着力提升后勤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为了打造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化队伍,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建设,从制度上保证高校行政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依法治国体现在学校管理中,就是依法治校。加强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化建设,必须要有一个大的外部法治环境,有法律和相关制度保障,才能顺利推进,有效实行。参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事业单位试行人事聘用制度的意见,对转换用人机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结合高校全员聘用制改革的实施,大力推进后勤部门职员岗位管理和聘任制度。不断完善人事管理制度,为高校行政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提供保障。同时,只有不断提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综合素质,才能打造一支专业化的管理队伍,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快,必须重视高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8]。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离不开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尤其是根据管理人员自身的发展方向进行有目的的培训,是促进他们自身不断进步的有效途径。可采取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等方式,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学校应鼓励管理人员通过读高一级学位及岗位培训,学习现代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掌握科学管理的技能和手段,更新管理观念,不断加强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从而形成合理知识结构,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使他们的综合素质更上一个层次,符合高校专业发展需要。此外,为了充分发挥后勤工作信息系统的作用,应加强后勤管理专业化队伍的信息化能力水平,高校必须选聘有信息化意识又善于利用信息化技术的管理人才补充到后勤队伍中来。同时积极培养创新意识强、科技基础扎实和技术精湛的优秀劳动者队伍,形成出色的生产、服务和管理团队。要建立和完善职工计算机培训和进修制度,充分利用校内师资资源由相关教师或本部门内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指导。要运用行政手段和激励机制,刺激管理人员参与学习。要积极引进人才,逐步实现后勤管理队伍年轻化和专业化[9]。

    3.精心营造符合后勤管理特点的组织文化

    高校后勤通过培养和利用具有自身特点的组织文化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即后勤文化竞争力,是组织文化理论在高校后勤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10]。打造符合后勤管理特点的组织文化,第一,要打造学习型的后勤管理组织,鼓励职工参与进修、教育培训等学习形式,高校也应配合开展部分专门针对后勤管理、服务人员的培训。第二,加强制度、规范建设,构建企业制度文化。高校后勤企业要在党的领导下,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建立健全相互协调的企业行为文化。建设一系列规章制度、行为及服务规范。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作为高校后勤企业必须从上到下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各项服务工作正常开展,保证各项工作高效率地开展。为了提升企业品位、档次,提升企业在师生员工心中的形象,企业必须建立企业行为和服务规范,塑造自己的行为文化,从而把服务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发展,后勤工作面临的服务要求将会更高,因此,这更需要企业构建诸如服务质量、价格、时间及态度等方面的行为规范。第三,发展适应后勤管理特点的后勤工会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丰富职工精神文化。在后勤企业文化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11]。要尊重和培养每个后勤实体员工的个性和创造性,正确引导员工在动机、兴趣、信念、情感、意志、气质、性格、能力方面的提升,形成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氛围,把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培养人、重用人当成企业文化的核心,既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更注重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既强调个性,更要培育后勤实体员工的团队意识,形成以人为本的后勤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田建国,韩延明.大学教育现代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2]胡俊生.去行政化:回归大学之道的体制保障[J].延安大学学报,2010,(6):109~l14.

    [3]陈爱萍.浅谈高校后勤管理的现代化[J].江苏高教,2001,(5):116118.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9.

    [5]何继业.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若干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7,(9):6o~61.

    [6]朱文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国有资产管理[J].理论月刊,2008,(5):8486.

    [7]贺艳红.高校管理现代化探析[J].湘潮,2009,(9):l5 ~l7.

    [8]王建.加强高校行政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经贸,2009,(8):3335.

    [9]李储君.论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在服务质量和水平上的提升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6):104 107.

    [10]连 伟.论高校后勤工会工作的组织文化取向[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51 53.

    [11]高焕清.当前我国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组织文化建设探析[J].咸宁学院学报,2006,(2):71~77.

[责任编辑:吴井泉]

文章出自: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年第11期

收稿日期:2011-09-22

作者简介:周忠,扬州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